2019年6月30日至7月2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成都隆重召开,四川农业大学蒲江果业、会理石榴、布拖马铃薯、安岳柠檬、东坡鹌鹑5个科技小院指导专家、研究生受邀参加会议并做工作汇报。此次会议有来自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四川省科协、四川省农技协以及各省市州科协与农技协300余名代表参会。
6月30日下午,四川科技小院工作进展交流会召开,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柯炳生理事长、张福锁院士、张建华副理事长,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人大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原党委书记、四川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邓良基教授,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敏教授,资源学院党委书记陈强教授,园艺学院副院长、果蔬研究所所长、四川科技小院专家汪志辉教授,科技小院专家团队成员杨世民、刘帆、余国武、陈远学、杨建东、张慧芬,以及四川科技小院入驻研究生代表等共计70余人参会。会议由我校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科技小院专家王西瑶教授与入驻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博士研究生蔡诚诚共同主持。
首先,到会领导专家们仔细听取了我校10名科技小院研究生代表的工作、学习、生活汇报。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及相关领导充分肯定和赞扬小院研究生们的工作成绩,是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三农的创新模式,能快速有效地发现、研究并解决三农问题,要时刻围绕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中心,不断发挥好科技小院师生的农村产业服务功能,以兴四川之农事为己任,将四川科技小院做实做强,建设成农村产业的“快乐工程”,聚力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
我校邓良基教授会上强调:科技小院阶段性成效显著,并提出“巩固、拓展、提升”要求,总结经验、找准短板、优化巩固,稳步拓展小院规模、研究领域、产业类型,继续提升能力水平,全方位服务于扶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张敏教授表示:我校师生主动参与四川科技小院工作建设,积极性高、成绩效益;学生是小院主体,更是老师的眼睛,要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科学研究去解决问题,发挥好我校在农业领域的优势,川农大是科技小院的坚强后盾。
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专家委员会评定,我校研究生在“四川科技小院排头兵”奖项中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
7月1日,我校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牵头专家王西瑶教授代表四川科技小院作了“助力产业扶贫服务乡村振兴——四川科技小院工作进展汇报”,向大会报告了四川省5个科技小院成立半年以来所做工作、取得进展,充分介绍各小院的优势特色以及科技服务功能,并强调了我校依托小院开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所获成效,会后各省代表们积极与我校师生交流。我校专家指导的各小院工作受到高度肯定。
7月2日,我校5个科技小院师生参加了蒲江果业科技小院现场观摩会,小院指导专家汪志辉教授现场介绍了科技小院总体工作、基地基本情况以及小院研究生工作成绩,强调了我校在蒲江猕猴桃和柑橘两大支柱产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良好成效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此次会议,我校小院师生充分与各级、各单位小院领导专家交流,学习总结经验,更加明确了后期工作任务与重点,高度认识了四川科技小院在我校农业“一懂两爱三有”的高素质新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尤其在全省科技扶贫、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