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应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作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农学院教授冯宗云的邀请,美国农部农业研究院植物种质引进和测试研究中心高级植物遗传学家兼华盛顿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客座教授Long-Xi Yu博士作客四川农业大学,做了“Genomics-assisted breeding for enhancing resistanc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in wheat and alfalfa”学术报告。50余名相关师生聆听了讲座。报告由冯宗云教授主持。
Long-xi Yu博士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现代分子技术在其团队所做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报告主要介绍了运用关联分析理论解析了全球小麦抗秆锈病遗传位点,并结合GBS(genotyping by sequences)分子标记技术在紫花苜蓿的黄萎病和干旱、耐盐抗性位点及其相关候选功能位点的发掘方面做了重点讲述,详细讲解了GBS标记技术在发掘同源四倍体物种的SNP的各种方法的比较及其在对关联分析结果的影响。并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会前, Yu博士还参观了位于成都市崇州市羊马镇的国家大麦青稞研究试验基地及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学系实验室。下午还参加了与其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刘新春同学的毕业论文答辩会。
附:Long-xi Yu的简介:
Long-xi Yu 博士现为美国农业部植物种质引进和测试研究中心高级植物遗传学家兼华盛顿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客座教授,Yu博士于1987年法国奥尔良大学博士毕业,其博士论文获法国优秀博士论文最高荣誉奖。1989-1992年先后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分别从事植物生长素受体基因及信息传递和水稻抗旱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方向的博士后。1993年-1997年受聘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研究员;主持多项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8年-2000年在美国费城NovaFlora生物工程公司领导研究小组从事花卉抗病基因转移的研究。2000年-2012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研究员、先后主持或联合主持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逆境分子标记、功能基因组等多项国际领先科研课题。2012年至今任美国农业部植物种质引进和测试研究中心高级植物遗传学家,其领导的研究小组主要从事运用关联分析方法解析紫花苜蓿的根腐病和干旱、盐境的抗性遗传位点及基因、相关功能标记的开发及优质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Yu 博士长期从事植物逆境分子生物研究和相关的功能标记的开发,现为美国苜蓿联合生产者协会会员,美国植物生物学学会会员,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会会员,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 Physiology,Theor Appl Genet, 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oS One 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