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条件
  • 中心教学
  • 实践活动
  • 中心成果
  • 下载中心
  • 通知公告
  • 实验仪器设备预约
  • 虚拟仿真实验
  • 智慧农业实践
教学大纲
  • 教学大纲
  • 实验纲目
  • 实习大纲
  • 课程PPT
  • 虚拟仿真

农业病虫害测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农业病虫害测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病害部分)

课程名称:农业病虫害测报

实验总学时: 12

实验类别:(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专业

开课实验室名称:植物病理实验室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农药方向)

开课学院:农学院

开课学期:7

一、实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由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和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两部分组成。植物病害部分以1-2种流行病害为监测对象,对导致流行的各组分,包括寄主、病原物、环境和人类的耕作活动等。的实际状态和变化进行全面、持续、定性和定量的观察、表述和记录。并以前面或前人收集、调查的数据为分析对象,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数理统计模型的构建,并将获得的模型进一步的检验。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

1.性质:(必修/选修)必修

2.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同学们认识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掌握重要病害的流行特点和预测预报方法,掌握流行病害管理的战略和策略。

3.任务:研究重要作物的流行病害的时空变化规律、学习病害预测预报的方法。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学习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重点学会植物病害调查和初侵染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

2. 了解病害预测预报数据分析的方法,重点学会建立病害时间流行动态增长方程和植物病害预测模型。

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提要

学时

类型

每组

人数

1

植物病害调查

及小麦赤霉病初侵染源的调查

掌握取样单位、取样量、取样方式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学习病害调查的基本方法。为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奠定基础。学习病害初侵染来源调查方法,查明病害初侵染源存在的状态(分生孢子、子囊壳、菌核、菌丝体等)、场所(土壤、寄主组织、病残体等)、数量及其存活率等,以加深对初侵染来源的理解。

3

综合性实验

3

2

病害时间流行动态增长方程及植物病害预测模型的建立

学习病害的系统调查方法。掌握病害时间动态模型及植物病害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以易感白粉病品种川农26发生小麦白粉病情况为例建立增长方程,以小麦条锈病经验预测模型的建立为例建立病害预测模型。

3

综合性实验

3

说明:

1.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或创新性。

a. 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b. 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c.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d. 设计或创新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2.每组人数:指分组实验时每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5人。

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实验报告60%+实验表现40%

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植病流行学、马占鸿、科学出版社、2010

农业病虫害测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虫害部分)

课程名称:农业病虫害测报

实验总学时: 12(虫害部分占6学时)

实验类别:必修课/植保专业

开课实验室名称:昆虫试验室

适用专业:植保

开课学院:农学院

开课学期:2012-2013-2

一、实验课程简介

农业病虫害测波,是植物保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病虫害预测和管理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重要作物的病虫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和预测预报。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

1.性质:必修

2.目的:农业病虫害测波,是植物保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病虫害预测和管理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重要作物的病虫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和预测预报。

3.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同学们认识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掌握重要病害的流行特点和预测预报方法,掌握流行病害管理的战略和策略。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掌握病虫害主要测报方法。

3. 学习、掌握农业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技能。

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提要

学时

类型

每组

人数

1

主要农业害虫田间调察

水稻害虫田间调查,用萍乡跳跃法调查水稻二化螟田间发生量、用盘拍法调查稻飞虱田间发生量。

3

验证性

5

2

害虫测报

收集二化螟、玉米螟、稻飞虱田间发生历史记录、灯下诱虫量,气象历史记录等,用数理统计方法做出预报模型并试报检验。

3

验证性

5

说明:

1.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或创新性。

a. 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b. 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c.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d. 设计或创新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2.每组人数:指分组实验时每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5人。

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农业病虫害测报实验考核方法不进行卷面考试,以平时成绩作为实验成绩,试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

成绩评定分为:

1. 出勤       10%

2. 课堂表现   10%

3.  实验报告  80%

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三版)张孝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大纲执笔人:龚国淑、王海建

大纲审定人:龚国淑、李庆

                          

上一条:《系统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下一条:《普通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科学试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版权所有
电话:028-86290873 欢迎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