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植物病理学
实验总学时:27
实验类别: 专业课
开课实验室名称:植物病理实验室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2013与植物保护(农药方向)2013
开课学院:农学院
开课学期:4
一、实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本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实验课主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1)病原物的形态和所致病害特征,以重要病害的观察鉴定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各类病原物的形态特征,明确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2)掌握植物病害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如培养基的配制,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玻片制作及显微摄影技术。为将来学习《植物病原分类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及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
1.性质:(必修/选修)必修
2.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掌握植物病理研究的基本技能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任务:认识不同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鉴定病害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各类病原物的形态特征,明确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植物病害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
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主要内容提要 | 学时 | 类型 | 每组 人数 |
1 | 植物病害的症状观察 | 通过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认识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了解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特点。学习描述和记载植物病害症状的方法。 | 3 | 验证性 | 5 |
2 | 菌物的营养体及变态结构 | 认识菌物的营养体及变态结构的形态特征;认识菌物的菌组织和菌组织体;学习撕取法、挑取法等制片技术。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3 | 验证性 | 5 |
3 | 菌物的繁殖体-产孢结构及孢子(一) | 认识菌物无性繁殖的各种产孢结构。认识菌物各种类型的无性孢子。 复习挑片技术 | 3 | 验证性 | 5 |
4 | 菌物的繁殖体-产孢结构及孢子(二) | 认识菌物有性生殖的各种产孢结构。认识菌物各种类型的有性孢子。 学习徒手切片、复习挑片技术。 | 3 | 验证性 | 5 |
5 |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所致病害症状观察 | 通过对各种原核生物病害标本及病害照片的观察,了解植物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所致病害的各种症状特点。学习并掌握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常规诊断技术。 | 3 | 验证性 | 5 |
6 | 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纯化 | 了解培养基的用途和制作方法,掌握PDA培养基的用途和制作方法。掌握棉塞的制作方法。了解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和适用范围,掌握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了解病原真菌分离常用的方法,掌握组织分离法的步骤和分离要点。 | 9 | 综合性 | 5 |
7 | 病原物的制片方法与显微拍摄。 | 复习挑、拨、切、撕、压等制片技术。学习显微拍摄技术。 | 3 | 综合性 | 5 |
说明:
1.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或创新性。
a. 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b. 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c.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d. 设计或创新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2.每组人数:指分组实验时每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5人。
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实验报告50%+课堂表现10%+综合实验30%
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龚国淑 李沛利、四川农业大学、2011
普通植物病理学、谢联辉、科学出版社、2013
大纲执笔人: 龚国淑
大纲审定人: 龚国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