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学术大会在成都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其长、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王际睿等重量级嘉宾助阵现场。在此次大会上,由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签订协议,联合共建的智慧农业创新工作室(简称“工作室”)也宣布正式成立。
会议上,张洪程院士围绕“水稻绿色丰产优质高效无人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做了报告,他指出,目前我国现有生产技术仍不适应时代发展新需求,机械和人力投入大,作业效率不高。目前,科研团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和无人驾驶系统等形成了水稻绿色丰产优质高效无人化栽培技术体系。该成套技术是水稻生产从机械化走向以智能化为核心支撑的无人化生产的创新,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稻作科技含量与作业舒适度,而且利于水稻规模化标准化稳定丰产优质高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随后,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其长以“植物工厂在智慧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为题进行了报告交流。杨其长长期从事设施农业相关研究工作,作为我国植物工厂技术体系研究的倡导者,2002年以来率领团队先后攻克植物工厂光配方及LED光源创制、光—耦合节能环境控制、温室主动蓄能调温与空间立体栽培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工厂技术体系。而在成都温江国际数字设施农业中心产研园里,杨其长团队打造的移动智慧植物工厂,已经研究出叶菜工厂、果菜工厂、草莓工厂、育种加速器等植物工厂建设路径,目前,团队已在多地探索建设多形态植物工厂,生产各类果蔬。
此外,在会议上,由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签订协议,联合共建的智慧农业创新工作室也宣布正式成立。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杨峰介绍,“所谓智慧农业创新工作室,一是要基于智慧农业,二是要求我们大胆创新。”杨峰介绍,智慧农业就是综合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此次成立的工作室,旨在依托川农大的科研力量、创新实力,联动行业协会,为相关企业提供智慧农业生产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思路。记者了解到,根据双方签订的共建协议,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将协调行业资源,为工作室提供“校外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将整合学术资源,二者建立起“导师/校外专家+研究生+本科生”的团队。其中,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师将作为团队负责人,指导科研思路,研究生协助科研管理,每个团队配有3-5名本科生开展工作。既为智慧农业发展的难点提出解决方案,也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实践机会。
“多个项目的科研攻关工作正陆续展开,我们还与多个企事业单位实现联动,已获得的科研支持经费超100万。”杨峰介绍,除了每个校企合作项目2万元的定额经费外,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还将为工作室争取更多资金,用于智慧农业关键问题的突破研究与应用实践。与传统的“教师全盘掌管经费”不同,工作室将给予学生一定的资金使用权,让学生在工作室的科研工作中,更有承担更多的主动权。根据规划,工作室将围绕农业生产过程中植物生长模拟模型、监测预测诊断、病虫预警预报、图像目标识别、大数据分析应用、土壤养分监测、农业机器人等方向开展创新实践工作,力争1-2年内,率先实现一批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