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条件
  • 中心教学
  • 实践活动
  • 中心成果
  • 下载中心
  • 通知公告
  • 实验仪器设备预约
  • 虚拟仿真实验
  • 智慧农业实践
通知公告

    (中国网)川农大豆玉科技推广团三下乡: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为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进粮食稳产高产,2023年7月18日-20日,四川农业大学豆玉科技推广团4名成员来到眉山市仁寿县珠嘉村,开展为期3天的技术推广实地调研,并为当地部分农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深入的技术科普。

    深入田间地头,做推广现状的“求知者”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振兴动力。7月18日,团队成员对珠嘉村机播、人播的大豆玉米种植田地分别进行了实地调研,测量行宽比、株距、密度等真实数据,记录作物长势、杂草情况、病虫害等基本情况,最终形成了详细的数据统计表。

    图为团队成员在田间测量玉米株高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乡村脉搏。为进一步了解技术普及程度,成员们采用挨户走访的形式,调查了珠嘉村的农户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掌握程度、获得补贴情况,以及在使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后的效果如何,此外成员们还向当地政府和农业局了解了关于技术推广落实的相关政策措施。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与当地农户交谈

    豆玉科技推广团通过调研数据的总结反馈,有助于川农大专家团队分析推广重点和当地政府制定下一步推广路线,积极探索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模式,打造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践行“回信精神”,做技术推广的“扩音器”

    基层农技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主要通道,更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实践团以豆玉科技服务团成员为主体,结合川农大科技小院的指导,与珠嘉村粮食产业示范园区合作,开展了技术培训活动,为当地种植民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科普。

    宣讲会上,团队成员为村民播放了相关科普动画片,动画里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卡通版大豆玉米形象叩开了村民们对这项技术原本紧闭着的心门,让村民对这项技术有了一个良好的初印象。接着,团队成员通过列举实际案例、发放技术挂图等多种形式,向种植户们深入讲解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配比、施肥、除草、收获等不同模式方法,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和成效,帮助农户们进一步认识这项技术。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面向种植户的技术培训

    培训会最后,团队成员与村民们一对一交流这项技术,同时收集并解答村民们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对于在调查过程中农户提出的一系列疑问,成员们进行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逐渐深入民心。

    图为团队成员记录问题并为农户答疑解惑

    同时,团队成员展示了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与应用公众号二维码,便于种植户们线上学习和交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村民宋伯伯激动地说道:“二维码一扫就知道怎么种了!那你们走了我们自己也可以种了。”

    厚植爱农情怀,做乡村田野的“追梦人”

    川农大豆玉科技推广团的成员们在队长的带领下走出象牙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圆满完成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调研与推广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群众们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每一个队员求真踏实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付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大事业成于实干。未来,团队将继续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忘科技助农初心,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将“川农大精神”刻在大地上,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壮丽青春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与农业园区工作人员合照

    原文链接:http://myzg.china.com.cn/m/2023-08/02/content_42468774.html


    上一条:(四川在线)专家教授现场指导 富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效显著
    下一条:(四川文化网)实践中的深度观察:藕塘村的农业发展与社区创新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科学试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版权所有
    电话:028-86290873 欢迎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