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条件
  • 中心教学
  • 实践活动
  • 中心成果
  • 下载中心
  • 通知公告
  • 实验仪器设备预约
  • 虚拟仿真实验
  • 智慧农业实践
通知公告

    冯宗云团队在青稞抗旱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四川农业大学 农学院

    干旱是严重制约农艺生产的世界性问题,是限制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是制约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学系冯宗云教授团队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IGenome-wide association mapping of hulless barley phenotypes in drought environment”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二区TOP期刊,IF=6.627)上发表,结果对青稞抗旱育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研究以269份不同基因型青稞资源为材料,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了与抗旱性状显著关联的SNP标记。供试材料在正常及干旱胁迫条件下,调查了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叶片鲜重、叶片干重、地上部(苗)失水率、地下部(根)失水率、叶片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芽鲜重比率、根/芽干重比率等多种数量性状及主穗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主穗小穗数、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等田间表型性状。基因型分型后,共获得8936130个高度一致的SNP,这些SNP的缺失率低于50%,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0.05。在显著耐旱性位点附近,共获得8个对青稞抗旱性有潜在贡献的候选基因。

    该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研究生李洁为第一作者,冯宗云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705、2018YFD1000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48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5)、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21YFH0113)及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基金等资助。

    全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924892


    图1 SNP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图2基于GBS鉴定到的5949446个SNPs构建的269份青稞自然群体的进化树

    图3多次实验中抗旱性状关联分析的曼哈顿图和Q-Q图(FaST-LMM)

    a-b )单株有效穗数(ESNP), c )主穗数(MEN), d )主穗长(MSL), e )干重根冠比(RSWD), f )千粒重(TGW).


    上一条:农学院召开新学期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推进会议-四川农业大学 农学院
    下一条:农学院在小麦抗穗发芽QTL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四川农业大学 农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科学试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版权所有
    电话:028-86290873 欢迎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