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净作两熟全程机械化新模式玉米机收现场会在中江县召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专合社负责人、种粮大户共计30余人参会。
在中江县回龙镇新站村的500余亩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片,中心教师袁继超教授和孔凡磊副教授分别就项目技术模式及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汇报。该示范片由四川农业大学和中江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实施,采用“三新”技术——两熟净作新模式、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方式、社会化精细服务新机制,选用仲玉3号、正红507号等宜机抗逆丰产玉米良种,旋耕后采用3行玉米精播机或免耕条件下采用3行条带旋耕精播机适墒播种,3行带状种植(60cm+60cm+80~100cm),保苗4300~4500株/亩,无人机精准用药统一绿色防控病虫害和化控防倒,玉米成熟后10天采用3行玉米籽粒收获机对行直收。
随后,由四川省农科院刘永红研究员、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乔善宝副站长等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现场机收测产,验收结果表明:玉米机收总损失率1.7%,籽粒破碎率1.6%,籽粒含杂率2.4%,玉米机械籽粒收获质量指标均达到玉米收获机械国家标准(GB/T 21962-2020)。验收田块共计5.2亩,最高亩产669.2公斤,平均亩产612.7公斤,亩节约劳动力3-5人,节本增收400元以上。专家组认为,项目组根据四川丘陵地区的生态与生产条件,研究集成的以“耐密宜机品种、条带旋耕机播、播收机具匹配、缩行增密优配、对行适时晚收”为核心的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先进实用,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机械化生产推广难、种粮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高产高效协同,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