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条件
  • 中心教学
  • 实践活动
  • 中心成果
  • 下载中心
  • 通知公告
  • 实验仪器设备预约
  • 虚拟仿真实验
  • 智慧农业实践
通知公告

    农学院植保专业本科生再次发表SCI收录论文

    4月7日,农学院植物保护2016级本科生张水容,在植物保护学系王学贵教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期刊《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上发表题为“三氟苯嘧啶对灰飞虱生物学特性和解毒代谢酶活性的亚致死效应Sublethal Effects of Triflumezopyrim on Biological Traits and Detoxification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Laodelphax striatellus(Hemiptera: Delphacidae) doi.org/10.3389/fphys.2020.00261”,该期刊中科院SCI期刊分区2区,最新影响因子3.201。本论文是继植物保护2016级本科生陈淋2020年1月在《Chemosphere》发表高水平论文后,再次发表三氟苯嘧啶对水稻刺吸式口器害虫生殖发育和解毒代谢的影响,该研究已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灰飞虱是水稻中最具破坏性的迁飞性害虫之一,除以若虫、成虫刺吸为害水稻外,还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导致水稻生长发育停滞、矮缩、早枯死亡,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目前对灰飞虱的控制主要依靠化学杀虫剂,但其已对多种不同靶标的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三氟苯嘧啶是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新型杀虫剂,具有药效高、选择性强、安全性好等特点。本研究通过三氟苯嘧啶亚致死浓度处理灰飞虱若虫,评估对其种群动态,解毒酶活性,卵黄原蛋白Vg和卵黄原蛋白受体VgR含量以及相应基因的表达情况,阐述了灰飞虱对三氟苯嘧啶的适应性机制,为深入研究该药剂对灰飞虱生殖胁迫和解毒代谢的转录调控奠定基础。

     

    上一条:教务处农学院召开联席会议 共同推进专业认证工作
    下一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陈万权研究员赴我校开展调研工作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科学试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版权所有
    电话:028-86290873 欢迎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