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校县合作,更好地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在工作真正做到“守初心、担使命、作表率”作用,11月16日,农学院植物生理与生物技术系刘帆副教授带领中药材专家团队一行5人,专程前往石棉县永和乡大林村(贫困村)中药材育苗大棚、石棉县永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65亩林下套种重楼、白及、石斛、黄精等“农民夜校”实践基地和石棉县迎政乡三合村富有家庭农场324亩佛手柑标准化示范基地及佛手柑智能加工车间,开展“中药材产业+乡村振兴”考察调研工作。
专家团队采取现场察看、听取汇报、问题剖析、交换意见等形式,对石棉县创新周年培育中药材幼苗,辐射带动贫困村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庭院经济建设,中高山因地制宜发展以重楼、白及、石斛、黄精、佛手柑等为主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和灌木林下套种中药材模式予以肯定,对石棉县中药材产业规划、引种、育苗、管理、加工、营销、市场效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对石棉县佛手柑冬季生产管理和智能加工营销工作进行督促指导。石棉县仿野生种植重楼、白及、石斛、黄精等名贵中药材具有得天独厚条件,市场发展潜力大,中药材已成为中高山贫困村组农户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
同时,针对以重楼、白及、石斛、黄精、佛手柑等中药材品种选择、选育提纯、重楼皂苷含量分析测定、标准化种植技术措施、市场拓展和中药材饮片加工开发等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一是加强校县合作,引进更新品种。抓住国家中医药产业大发展契机,加强院(校)县合作力度,引进更新推广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以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龙头,点面结合,辐射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二是扩建种质资源,开展普查核实。成立中药材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实时实地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普查核实,建高标准名贵中药材种质资源圃,选种培育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不等不靠,自繁自育提纯中药材品种,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三是制定远景规划,推进乡村振兴。将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系纳入特色农业远景规划和中长期计划,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精准打造中药材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农业环保进程。四是加大舆论宣传,拓展市场空间。积极对接市场和国家大中开型中药材系列产品开发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扩大石棉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影响,生产符合国家药典标准药材,同时,加大中药材舆论新闻宣传,拓展中药材成品营销市场空间,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现中药材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结合实情,专家团队还现场采集桔梗、黄精、佛手柑等中药材样本,拍摄照片和数据材料收集,现场进行中药材操作演示技术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