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日,由作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物遗传育种学系主办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1教301会议室隆重举行。副校长杨文钰,四川省农业厅种子站站长沈丽,四川省种子协会秘书长刘勇,教务处副处长陈礼清、教务处科长丁海萍,作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黄玉碧、党委书记胡迅、作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任万军,15家省内外种子企业领导代表,作物遗传育种系全体教师以及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各年级学生代表共计54人参会。会议由黄玉碧主持。
会议伊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蒲至恩首先汇报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与会企业领导代表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目前学生就业的形式、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制的优化等。与会嘉宾畅所欲言,为种子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对专业人才提出了如“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具体的需求,与会代表认为涉农学科的专业教育以及农业政策的宣讲一定要贯穿始终,“农业情怀”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学校应加大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培养力度,以“课堂进企业、种子从业人员进课堂”等更多新形式,让更多的人热爱农业,投身农业,推动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合理的长效的实习机制,让同学们在大学四年期间有更多的机会入驻企业,了解企业的文化、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
四位学生代表分别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不同年级层面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分分发表意见,与会领导和嘉宾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疑虑以及对专业发展的前景做了精彩的回答,气氛非常活跃。
随后,陈礼清、沈丽、刘勇分别从学校管理机构、省种子站行政机构、种子协会的角度表达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及并积极配合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做出应有的工作支持,让专业的发展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杨文钰表示,本科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以及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改革难度大,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补短板,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培养更多国家所需的复合型的种业人。
最后,黄玉碧总结本次会议,希望农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以此为契机,各种子企业、学院、教务处、省种子站、种子协会等积极联合起来,制定长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种子行业的更快更强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参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实践教材的编写,企业实践平台对学生的开放使用,接纳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到种子生产、检验、加工贮藏等生产环节,联合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以及科研项目合作申报等,使产学研结合,凝聚所有的力量为学生培养做努力,一起为四川种业的发展、种子专业同学的前途、未来共同努力。
此次会议契合国务院办公厅于12月19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本次会议以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契合点开展,接下来我们结合会议精神及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快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