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陶有凤
近日,作物科学实验示范中心副主任,农学院任万军教授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四川省育种攻关等项目支撑下,带队到各地与当地新型经营主体对接,落实试验示范工作。与当地政府一起对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品种、生产技术、产品开发等进行支持与指导,不仅推动了水稻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更借此助力当地产业扶贫。
任万军带队到大邑县就共建成都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带粮油产业区的工作方案进行讨论,经过深入交流与协调,大家就以成都祥民农民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工厂化育秧中心,开展机插秧绿色高产创建示范、优质高效品种展示,以推动大邑县粮食生产转型升级达成一致意见。
任万军一行来到射洪县,与射洪县科技局、农业局一道对“大桥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事服务超市”2017年的服务工作进行了落实和指导。“农事服务超市”是结合“丰粮工程”项目引导成立的规模化服务新主体,实现了生产环节的托管代耕服务,推动了丘陵区水稻生产由一家一户向规模化生产转型。
任万军一行到犍为县精准扶贫重点村—双溪乡硝水村梁家山规划了当地产业发展,乐山市农业局副局长熊毅、犍为县农业局副局长罗明、惠田米业董事长范惠萍等10余人参与了工作落实。自去年起在该地推行“企业+农户+技术团队”模式,以川农大为首建立了技术团队,以梁家山生态种植为主体,免费为农户提供优质杂交稻种和技术,通过惠田米业打造了“梁家山高山生态优质稻米”,申请了“金犍为再生稻”品牌,建立了订单种植基地,促进了贫困户脱贫。
作物栽培学科召开十三五发展研讨会
作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杨峰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国高校正在推进一流学科的规划和建设。在此背景下,12月21日,作物栽培学科在1教408会议室召开了学科十三五发展研讨会,学校副校长杨文钰教授、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李天教授、作物科学实验示范中心副主任,农学院副院长任万军教授、水稻所马均教授及农学院李首成教授等3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研讨会上,杨文钰教授结合目前正在制定的作物学科博士点2016-2020年发展规划,指出根据我校作物栽培学科教师的特色优势,作物栽培学科应当围绕资源配置与种植制度创新、作物生理生态机制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两方面凝练研究方向,并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兄弟院校为例阐述了作物栽培学科中团队建设和研究方向传承的重要性,希望各位老师找准方向,形成团队,持之以恒,力争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带动和推动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
随后,任万军教授介绍了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性,强调导师要严把中期考核、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等培养过程的质量关,规范团队内Seminar制度以提高研究生做和说的能力,要推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力度,践行学校和学院多举措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
最后,各位老师围绕学科的发展和各自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