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王西瑶
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农学院酝酿已久的《本科实践教学全员全程导师制管理办法》【院发(2016)3 号】(以下简称《办法》)终于在2016年11月9日发文并开始实施。
《办法》凝聚了农学院近10年来集体形成的《一二课堂协同的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发挥作物学科优势,创建以农学为龙头的专业群协调发展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等教学成果中实践相关内容,在前期部分专业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反复研讨后形成的系统规范的本科生实践制度。从导师聘任与管理,实践场所、内容、时间和经费管理等各方面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巩固和持续提升。强调以作物学科全员导师、1-8学期全程指导为核心,以集中实践为主要方式,导师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研素养、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各专业在作物生产的主要季节(第6学期末至第7学期始),统一安排专业集中实践。导师可结合科研团队、项目、课题工作,安排本科学生到科研基地、科研试验田和生产示范田进行与科研、社会服务相融合的集中实践,也可引导学生到有意向就业(含升学)的企事业单位(含高校、科研院所),以顶岗实习、预就业、预读研等方式完成与就业相融合的集中实践。《办法》对学生校外分散实践也进行了严格、规范的管理。
《办法》创新了实践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及激励措施。在继续实施原实践经费使用条例的基础上,学院增加划拨各专业院级实践基地建设费、集中实践经费、全程导师制前期工作经费。同时,完善了“本科生导师年度考核评分制”,强化对导师的考核和管理。学院除加大了对优秀毕业论文的导师和学生的奖励外,还新增奖励优秀导师、解聘不合格导师等内容。
《办法》的实施,将拓展和提升农学院 “重视基础、开放融合、分类培养、注重创新、强化实践、全面发展”的育人思路,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实现“创建一流农学院”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附件:农学院本科实践教学全员全程导师制管理办法/upload/File/20161115/20161115084631_42097.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