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条件
  • 中心教学
  • 实践活动
  • 中心成果
  • 下载中心
  • 通知公告
  • 实验仪器设备预约
  • 虚拟仿真实验
  • 智慧农业实践
实习大纲
  • 教学大纲
  • 实验纲目
  • 实习大纲
  • 课程PPT
  • 虚拟仿真

参与式发展原理与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参与式发展原理与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参与式发展原理与技术

实验总学时:20

实验类别:专业课

开课实验室名称:农村区域发展综合实验室

适用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开课学院:农学院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一、实验课程简介(宋体四号加粗)

参与式发展,是在传统发展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和推广的农村发展新理念,新方法。

参与式发展,是使用一系列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

1.性质:(必修)

2.目的:转变发展的观念,掌握参与式的工作方法

3.任务:学习和掌握参与式技术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试验教材的使用

下册一共有14类活动,我们一共要做6次实验。我们每个小组要做的事情是:(1)准备环节  (2)1/2/3, (3)4/5/6   ,(4)7/8       (5)9/10   (6)11/12/13各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小组在这每个单元里选择2或3个活动,组成一次完整的参与式活动.每个小组一共需要准备的活动是5次。

2.每次实验的过程

(1)  本次实验的设计方案(课前):小组在课前讨论,设计方案,这是作为组织者时的实施该方案

(2)  做好参与者:轮流做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其他小组组织的活动做好参与者

(3)  做好组织者:以其他小组的同学为对象,组织好参与式活动

(4)  小组的每日回顾:小组内讨论,本次实验中自己小组的进步和不足

(5)  分享每日回顾,互相帮助:大组内分享讨论

(6)  评估:根据评估方案评估小组成绩

(7)  个人的实验报告(每日回顾)(课后)

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提要

学时

类型

每组

人数

1

小组准备

为小组命名

形成小组合作合同

确定小组实验主题

建立参与式评估体系

4

综合

40左右

2

小组的形成和互动

相互认识+形成小组+活跃小组气氛

课前6小时

课内4学时

课后2小时

综合

40左右

3

小组合作与观察

促进小组合作

学会倾听

提高观察能力

课前6小时

课内4学时

课后2小时

综合

40左右

4

调查和分析能力

学做访谈

自我反思

课前6小时

课内4学时

课后2小时

综合,创新

40左右

5

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提高分析能力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前6小时

课内4学时

课后2小时

综合,创新

40左右

6

直观呈现与排序

直观呈现

排序与打分

课前6小时

课内4学时

课后2小时

综合,创新

本实验过去一直都上,但是学时安排不过来,所以就作为补充实验,若是学生愿意就加上

40左右

说明:

1.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或创新性。

a. 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b. 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c.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d. 设计或创新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2.每组人数:指分组实验时每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5人。

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上下)》

(Learning and Acting in Participation)

作者:陈向明  编者:陈向明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4124272

出版日:2003年01月

大纲执笔人: 李晓铃                   

大纲审定人:李首成

                              

上一条:作物育种学实习大纲
下一条:《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实习大纲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科学试验教学示范中心 · 版权所有
电话:028-86290873 欢迎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