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生态学
实验总学时: 16
实验类别:学科基础课
开课实验室名称: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实验室
适用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开课学院:农学院
开课学期:第3学期
一、实验课程简介
生态学实验是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基础生态学》的实验部分,与生态学理论课同步进行,共16个学时,设置5个生态学中的经典实验。通过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和野外实际调查,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认识分析自然生态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达到《基础生态学》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
1.性质:生态学实验是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基础生态学》的实验部分,与生态学理论课同步进行。
2.目的:通过对自然生态现象与过程的调查与观察,掌握一般的调查观察方法和分析方法,学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般方法。通过综合运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生态学中的现象,学会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室内实验操作,掌握常用观测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任务:加深学生对生态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启发思维和研究兴趣,掌握生态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树立良好的科学研究态度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必须在实验前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作好实验指导的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
2. 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态度严肃认真,亲手操作,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
3. 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细致准确地作好作业。
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主要内容提要 | 学时 | 类型 | 每组 人数 |
1 | 生命表编制与存活曲线 | 通过模拟动物生存与死亡的过程,编制生命表,可获得有关种群存活率、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曲线和群内个体未来预期余年(平均期望年龄)。并结合现有资料编制生命表。 | 3 | 验证性实验 | 3 |
2 | 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 | 准备草履虫原液、准备草履虫培养液、确定草履虫最初密度,然后对草履虫种群数量进行观察记录。根据实验数据估计Logistic方程参数,描绘Logistic增长曲线。 | 4 | 验证性实验 | 4 |
3 |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标的测定 | 通过对各类型生境中采用样方法对群落中各物种种群及种群中个体数量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根据调查数据估计各类型生境中群落的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等多样性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 3 | 综合性实验 | 4 |
4 | 盆栽植物的种间竞争实验 | 将两种植物的种子按不同比例播种,统计其出苗率、观察记录不同发育时期各种的个体死亡率、实验结束时测定其茎的平均鲜重、单株结籽率等,经对比分析,并在坐标纸上绘图,可得出两个种的种间竞争强度。 | 3 | 验证性实验 | 4 |
5 |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调查 | 选择所需研究的植物群落,确定合适的样地位置,采用样方法调查群落中该种群的个体数,了解并检验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 | 3 | 综合性实验 | 4 |
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实验完成后,及时独立撰写实验实习报告,每次实验报告占总实验成绩的20%。实验成绩参加生态学课程成绩总评,占总成绩的15%。实验课程的考勤和平时成绩纳入该课程的考勤一并考核。
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参考书:杨持主编,《生态学实验与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大纲执笔人: 陈勇
大纲审定人:李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