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生物统计(农)
课程英文名称:Biostatistics
实验总学时:4学时
学分: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
开课实验室名称:
适用专业:农学类专业
开课学院:农学院
开课学期:3
一、实验课程简介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是《生物统计》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介绍几种主流统计分析软件(SAS、SPSS和R)在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解释和推论,是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实验操作,对试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撰写科研论文,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本课程,能了解和掌握主流统计分析软件,为农学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
1.性质: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目的:通过实验操作,对试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高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正确撰写科研论文,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奠定基础。
3.任务:了解SAS、SPSS和R统计分析软件的性能。学会SAS、SPSS软件的安装、使用和分析结果的解释。灵活运用SAS、SPSS软件进行常见农业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
三、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SAS操作窗口的应用,利用常用命令行命令和快捷命令和工具进行操作。
2. 掌握数据过程的使用,掌握常用过程语句,注意一般程序的结构。
3. 掌握几种 统计作图方法。单一平均数、两个平均数和成对、成数资料的测验。
4.常用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协方差分析方法。
5.掌握数据准备方法,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步骤,结果分析的读取和保存,结果的解释和推论。
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主要内容提要 | 学时 | 要求 | 类型 | 设备套数 | 每组 人数 | 每组常规仪器设备名称 |
1 | SAS介绍 | SAS 系统工作窗口与程序编辑介绍,统计作图方法学习,单一平均数、两个平均数和成对、成数资料的测验。常用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方法。 | 2 | 必修 | 综合性 | 40 | 1 | 计算机 |
2 | SPSS系统介绍 | 学习数据准备方法,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步骤,结果分析的读取和保存,结果的解释和推论。 | 2 | 必修 | 综合性 | 40 | 1 | 计算机 |
说明:
1.要求:必修、选修、其他。
2.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其他。
a. 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b. 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c.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d.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e. 其他。
3.设备套数:同时能做实验的设备套数。
4.每组人数:指分组实验时每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5人。
5.每组常规仪器设备名称:制订实验教学大纲的老师应到实验室了解实验设备情况。
五、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
用SAS、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考核。
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1]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第3版).明道绪.科学出版社,2013
[2] SPSS 13.0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张力.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大纲执笔人: 吴元奇
大纲审定人: 曹墨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