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种子生物学
实验总学时:48
实验类别:专业课
开课实验室名称: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适用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
开课学院:农学院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一、实验课程简介
种子生物学是研究植物种子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研究植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种子形成发育和成熟、种子休眠、种子活力、种子萌发与种子寿命等过程的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和规律,是现代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
1.性质:必修
2.目的:种子生物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强,开设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种子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具备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以加强学生对种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为在种子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深入探讨和研究奠定基础。
3.任务: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种子形态特征的辨别、种子活力测定、种子引发技术等基本实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作物育种、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种子加工与贮藏等有关课程奠定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一)作好课前准备
1.作好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2.结合实验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3.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如有问题,及时报告老师,以便及时处理。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
1.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良好秩序,遵从老师的指导。
2.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尤其是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随时准备回答老师的提问。
3.规范操作,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结果。
(三)实验课后的整理和总结
1. 实验结束后,整理好所用仪器设备和材料,清洁实验台,打扫实验室,关好水电和门窗。
2.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按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主要内容提要 | 学时 | 要求 | 类型 | 设备套数 | 每组 人数 | 每组常规仪器设备名称 |
1 | 种子形态观察 | 观察主要农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解剖构造 | 2 | 必修 | 验证性 | 10 | 4 | 手持放大镜、解剖镜、立体显微镜、解剖针、镊子、刀片、种子长宽度测量器、盘子等 |
2 | 种子活力测定 | 逆境试验测定种子活力的原理及方法 | 3 | 必修 | 综合性 | 10 | 4 | 三角瓶、烧杯、电导仪、刀片、镊子、培养皿、发芽盒、发芽箱、冰箱、电子天平等 |
3 | 种子引发处理 | 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作物种子引发技术 | 3 | 必修 | 综合性 | 10 | 4 | 烘箱、恒温培养箱、2.0mm 筛子、发芽盒等 |
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本种子生物学实验为课带实验,实验成绩由考勤和实验报告两部分构成,其中考勤占10%,实验报告占90%。
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1]胡晋.种子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高荣歧,张春庆.种子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颜启传.种子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大纲执笔人:佘跃辉
大纲审定人:佘跃辉